【直資小學】保良局陳守仁小學鼓勵多元發展 種植納入課程小一可選第三語

親子

發布時間: 2021/02/03 00:00

最後更新: 2021/02/10 13:40

分享:

分享:

被譽為平民直資的保良局陳守仁小學,有一成是外籍學生,令華裔孩子同時接觸多元語境,學校設有第三語言課程,同學小一入學前須在基礎西語、日語及法語中選其一,學習6年。

種植納入小三課程

學校有不少創新課程,提供豐富的學習經歷,其中由楊永明校長在2014年啟動的有機園圃計劃,不但讓學生參與種植,也讓他們把有機蔬菜送贈到護老院、基層人士、惜食機構等,讓孩子們學習及實踐關愛,領會感恩。後來家長們更成為作家,出版了《園來自有機》一書。目前學生小三的常識科,也會在園圃學習種粟米3個月。

楊永明校長指出:「學校亦把STEM教育融入活動,STEM教育的重點在於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和困難,重點在於基礎能力,例如觀察、量度、表達等的建立,以培養解難能力,而有機耕種課程就能滿足這個目標了。」

楊校長(左)與家長和學生在天台園圃收割作物。(學校提供)

該校在2017年開始在小三常識課程中把有機耕作變成常規課程。(學校提供)

人人有機會面試

學校前身是1950年代的賈梅士學校,採用英文為教學語言,每年逾一半學生考入直資中學,每年也有不少學生獲派主流官津名校。學校去年有7,000份申請,是44人爭奪一個小一學額。校方不收履歷、不查閱家庭背景,並面試每一位申請者,單憑學生面試決定收生。

副校長周智銘指出,學校希望在遊戲中看到小朋友是否明白遊戲目的、觀察他們的主動性、合作性、表達和解難能力等等。

是期望小朋友中英文有一定水平,但不只單單看重英文能力。

面試設有兩輪,以雙語進行,6至7人進行遊戲任務,以及單對單跟老師對談。第一輪會篩選一成學生,參加次輪面試表現較好的400位學生,會進一步邀請家長出席分享會,跟家長分享孩子參與遊戲時的表現,同時了解家長對學校的期望。

學校有日文、法文、英語及中文室,當學生入到語言室,便需要講該種語言。(學校提供)

電腦室佈置溫馨。(學校提供)

課程因應學生能力設計

校內小朋友活潑及表達力強,周副校強調學校一直提供多元經歷,課程也是按孩子能力和需要設計有關,不會訂得過深。

他舉例小六有長達一年的畢業專題研習(Final Year Project),研習不計分,主張學生主導訂立主題研習,並跨越電腦、英文和常識多個科目,同學曾為屯門的古老行業綫臉製作臉書,從而理解兒童也可為保育傳統出一分力。

另外校園電視台,每天由同學自己製作節目,做現場直播,練就小朋友創意及解難能力。而學校每年有一齣大型英語音樂劇,所有布景、燈光,都達到專業水平,同學也會穿著戲服學習聲樂和跳舞技巧。

小朋友在這裏,感到學習有信心和開心。喜歡學習,便會不斷嘗試。

學校在小六有長達一年的Final Year Project,學生按主題完成採訪、拍攝、剪接到製作成e-book。(學校提供)

設有第三語言課程

周副校強調,陳守仁致力讓學生作世界公民,主張要讓小朋友明白和接受世界的多元性,課程也是跳出教科書的框框,他舉例小六有一個單元是「People with Special Needs」,曾邀請視障、殘障人士入校分享生活,也曾安排學生前往參與「黑暗中對話」活動,讓學生對不同的族群有更立體的認識。

由於學校生員來自多元背景,現時學生維持一成外籍同學,編制上是讓每班約3至4名非華語學生分佈各班,按學生學習需要,中、數,英三科會有小班或協作教學安排。學校外籍老師不只任教口語,亦會任教完整的英語課程,協助提高學生英語水平。

學校設有第三語言課程,同學小一入學前須在基礎西語、日語及法語中選其一,學習6年。學校亦設有日文、法文、英文和中文室,當學生入到語言室,便需要講該種語言。

外語同樣會考核,但目的是透過語言,理解背後的文化,開一扇窗讓學生日後可與世界接軌,同時期望學生之後掌握該語言的基礎溝通。

學校會隔年安排學生到日本及台灣等地的姐妹學校交流,學生在大阪會跟當地家庭生活。(學校提供)

這裏的課外活動繁多,同學每周二2時半後,選修免費興趣課(多達18類),其中原是興趣課的劍擊、攀石,現已納入為常規課程。

周副校謂:

這裏小一已要學攀石,小一學習反而不畏高。一直鼓勵學生Work Hard Play Hard,盼望學生不只是讀書,也要在非學術方面拓展視野。 

現時學校有接近50項的音樂體育為主的課外活動,例如中西樂團、三項鐵人、雜耍、小型網班及高球等供學生參與。學校亦設有劇院、音樂大樓、小型高球練習場,重建的全天候暖水水泳池明年將落成。

TOPick推出小學各級工作紙,參考名校精選試題,鞏固知識,緊貼學習進度。立即免費下載︰bit.ly/2X96KAZ

【hket TV家庭台】《湊得輕鬆啲》逢周三晚上10點伴你同行育兒路:https://bit.ly/35z6COD